重庆卫校、重庆知行卫校、浅谈护理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意识
作者:xuelaibang 浏览: 次
内容摘要: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病人对医院为其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,同时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加,甚至比医务工作者更懂维权意识。为此,作为护理人员,更应该在工作中增加法律意识,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,从手中的每一份工作做起,将法律的准则不断深入工作中,依法护理,既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,也保护自己。
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意识:
1、护理操作中的规范意识
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中,潜含着一些法律的问题,护士应注意遵循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要求,如:操作时应告知病人目的,征得病人的同意和配合,特殊护理操作,需由病人及家属的签字后再行操作。操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,有意识养成操作中的行为规范意识。

2、基础护理中的规范意识
基础护理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,如果病人是医务工作者,见你为一病人操作后直接为其做护理,可能会有质疑。因为操作规范中要求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后,需进行快速洗手消毒,防止病菌传播。再如为卧床病人进行隐私部位冲洗,如无帘子又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,病人有权投诉。所以基础护理工作中的良好行为规范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措施。
3、巡视病房中的规范意识
巡视病房是护士的常规工作,按时巡视病房是责任的体现,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病人及时、多次的巡视。医疗护理常规要求:一级护理病人15-30分钟巡视一次,二级护理病人每2小时巡视一次,三级护理病人每天至少巡视3-4次。当班护士应该熟知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,在巡视病房时,应该注意发现一些危险因素、行为,给予及时制止、处置,从中体现出安全的意识。
上一篇:重庆知行卫生学校、专业及课程介绍
相关文章